王昌龄要如何抉择?
在这相似的环境中。
所有的朋友都替他捏了把汗,都想看他会如何选择,直到一次,王昌龄送好友回洛阳时,这才赠了送别诗一首: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若是有洛阳的故交好友询问我的近况,那么请告诉他们。
纵然世间是何等污浊,
我的心也自然如这玉壶里的冰一样,
洁白无暇,不受半分玷污。
言尽于此,而心迹表露已无穷矣。
万幸,他没变成祁同伟,他还是那个骄傲的、潇洒又可爱的王昌龄。
(三)
王昌龄,字少伯,籍贯又是有争议(奇怪我为什么要说又)。
有人说他是长安人,也有人说他是山西人,出自门阀太原王氏,不过并没有实捶。
王昌龄少年贫苦,从小就要干农活来维持生计,为了改变命运,跨越自己当前所处的阶级,他自幼就发奋读书,这是当时他能想到唯一抛掉贫穷的办法。
当时,朝廷改府兵制为募兵制,边镇的将帅都可以自行招募壮汉来担任士兵,以至于民间兴起了一阵参军潮。
开元十二年,二十七岁的王昌龄赶赴河西、陇右,出玉门关,刚一出塞,大漠边关的雄浑气势便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