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可称之为古代时期(19世纪之前)。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思想文化。尤其是关于人和社会的知识方面,其深刻和丰富是其他许多民族所不能相比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有:儒、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它们分别就天道与人道、名实关系、伦理道德、礼法制度、经济政策、军事以及各种治国主张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思想争论和政治实践,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汉代随着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儒学一枝独秀,经学和理学等得到很大发展,儒、释、道三家也逐渐融合,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古代思想家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关于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科技、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和学说,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思想文化成果。第二阶段为近现代时期(19世纪到新中国成立)。我国现代意义的人文社会科学是近代以后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魏源的《海国图志》等著作,介绍世界地理和社会历史知识。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设立“同文馆”,开始大量翻译西方著作。甲午战争之后,有识之士认识到仅学西方的科学技术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所以开始把学习西方的重点转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以1897年严复翻译发表《天演论》为标志,中国出现了学习传播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热潮。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等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名著被翻译出版。据统计,京师大学堂从1898年到1911年翻译、出版了西方教科书约60余部100多册,其中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占62%。在大量翻译西方著作的同时,中国学者开始撰写自己的有现代意义的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如1902年梁启超发表的《新史学》等。与此同时,学校开始设立现代人文社会科学课程。1905年8月,清政府下令废止科举考试制度,代之以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1903年首次开设了“政治科”,政治学进入中国的大学。1912年,北京大学成立哲学门,这是中国最早的哲学系;同年,设立了最早的经济学系——商学科。1913年,北京大学又开设了社会学专业。